8月9日-10日,由中国蚕学会主办,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承办,贵州省蚕业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协办的中国蚕学会2025年蚕桑资源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市召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何光前出席会议并致辞,理事长代方银致辞并作主旨报告,副理事长肖更生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报告。来自国内科研院所、高校、推广部门、企业等相关单位12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
何光前在致辞中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源于120年前成立的贵州蚕桑学堂,并简要介绍了蚕桑学科在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特别是针对喀斯特地区地域适应性的蚕桑种质资源创新、技术集成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取得一系列应用成果,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代方银在致辞中祝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建院120周年,他指出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是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要充分发挥全社会科技资源和企业的作用,坚持不懈做大、做优、做强,要向食品、药物、大健康、新材料等领域进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主旨报告中,代方银从蚕桑产业的战略定位、蚕桑产业的现状、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几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方向、目标与路径,同时对贵州省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蚕桑产业提出建议,希望实现后来居上目标。
会议围绕蚕桑资源在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饲料、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研讨。浙江大学杨明英教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邹宇晓研究员、贵州大学郝俊教授分别做题为“蚕丝蛋白多元化与高值化利用”“功能强化型蚕蛹油结构脂的精准制备、健康效应与应用转化”“桑树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主题报告。
来自安康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全国各地的14位专家代表做交流报告。
中国蚕学会蚕桑资源开发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先智、李有贵、邹宇晓、都兴范分段主持学术报告。
消息来源:中国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