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会员中心 行业资讯 行业统计 高档丝绸标志 团体标准 党建专栏 活动专题 联系方式
行业资讯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中国丝绸协会领导
唐琳.jpg   唐琳
中国丝绸协会会长、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派驻董事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以下副会长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马挺春2.jpg   马挺春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品德-19630524.jpg   马品德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董事长
王正喜.jpg   王正喜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丝绸协会会长
王春花.jpg   王春花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晓辉.jpg   王晓辉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文.jpg   叶文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杭州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杭州经纬天地创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立.png   朱立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文全.jpg   刘文全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关天计.jpg   关天计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山丝绸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安霞.jpg   安霞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欣.jpg   李欣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丝绸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晓莹.jpg   李晓莹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杨伟—苏州丝绸行业协会会长、江苏省丝绸行业协会副会长.jpg   杨伟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苏州市丝绸进出口公司董事长
吴金良.jpg   吴金良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朗瑞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吴金苗.jpg   吴金苗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安徽联丰制丝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安徽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吴建 华.jpg   吴建华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克勤.jpg   张克勤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教授,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张国强.jpg   张国强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金珍 (2).jpg   张金珍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陈鲁.jpg   陈鲁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邵燕芬.jpg   邵燕芬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林平.jpg   林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金耀.jpg   金耀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文峰.jpg   周文峰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嘉欣丝绸 周国建.JPG   周国建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兴海.png   赵兴海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辽宁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祝正献.jpg   祝正献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保山凯喜雅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丝绸之路凌兰芳照片(2寸).jpg   凌兰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屠红燕2寸照.jpg   屠红燕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明.jpg   程明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332117366534750620 (1).jpg   储呈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赖以军.jpg   赖以军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西农投桂合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中国丝绸协会新闻发言人】
钱有清.jpg   钱有清
中国丝绸协会党支部书记、监事长
 
 
 
 
所在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从“桑粮争地”到“双丰收” 广西凌云县绘就振兴新图景
  八月的广西凌云县10万亩桑园绿浪翻涌。桑树行间,玉米挺拔、大豆饱满,构成一幅“地上种桑、中间套粮”的立体农业图景。这片曾因“桑粮争地”陷入发展困境的土地,如今通过“桑+粮”时空配置技术,成为凌云县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加尤镇央里村桑园套种红薯、玉米、大豆、芋头等作物。周俊位摄

  政策引领,小桑园融入大战略。近年来,凌云县将蚕桑产业纳入乡村振兴“3个211”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出台种植补贴、技术培训、设施建设等全链条扶持政策。2025年,全县桑园面积达12.64万亩,较上年增长11.01%,覆盖8个乡镇、101个行政村,带动8923户4.01万人。“我们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上半年新种桑园套种1.1万亩玉米、大豆、芋头,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凌云县经济作物中心副主任黄和雨说。
  在加尤镇央里村的千亩桑园中,返乡创业村民陆启标、陆启发两兄弟的15亩桑园颇具示范意义。2024年,他们每亩投资500元,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将传统1米行距双行种植改为1.5米行距单行种植。“行距调宽后,桑树通风透光性更好,叶质提升,中间还能套种玉米、大豆等矮秆作物。”陆启标算起账:每亩地除产桑叶外,多收400斤玉米、160斤大豆,年增收超1500元。

央里村第一书记梁仁义正在和村民一起测量套种间距。凌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套种模式正形成“头雁效应”。看到陆家兄弟的成功,倪世乾、倪景纯各自在家门口套种15亩包含玉米、大豆、芋头等作物。“这种‘桑+粮’时空配置技术,通过错峰种植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使土地利用率提升至95%,亩均化肥用量减少30%,病虫害发生率下降25%,真正实现‘种桑不误粮,养蚕又增收’。”倪世乾指着长势喜人的桑树与红薯说。数据显示,2025年央里村“桑+粮”模式推广面积突破1100亩,带动户均增收超4000元。
  从田间到车间,凌云县构建起蚕桑产业全链条。2025年1-6月,全县发放蚕种15.06万张,产鲜茧4917.82吨,产值2.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7%、15.89%、2.68%。这一成绩得益于科技赋能:推广小蚕共育、方格蔟上簇等技术,全县4600多套标准化蚕房都安装自动化设备,劳动效率提升60%,蚕茧优质率达95%。

玉洪瑶族乡桑园套种芋头。凌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更值得关注的是,凌云县开发出桑叶茶、桑果酒、蚕丝被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2025年1-6月综合产值突破6亿元,其中深加工占比达40%。“过去卖鲜茧,现在卖产品,产业链延长了,抗风险能力更强了。”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再举表示。
  凌云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石漠化地区推广套种模式,既保持水土又产出效益。2025年凌云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全县完成石漠化治理3000亩,矿山修复528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5%,地表水水质100%达标。这套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正是凌云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生动写照。
  如今,凌云县正谋划更广阔的蓝图:力争2026年桑园面积达15万亩,套种作物扩展至中药材、蔬菜等品类,让“绿色银行”持续增值。从“单一种植”到“立体经济”,从“田间地头”到“云端市场”,这片红土地正以桑园为纸、以科技为笔,书写着产业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新篇章。

  消息来源:人民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9号中服大厦 邮政编码:100020
电 话:0010-65839154、65839153
网 址:HTTP://WWW.SILK-E.ORG.CN 电子信箱:zgscxh886@sohu.com
京ICP备13009036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28号
2001-2022 Silk-e.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 by Development & Technolo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