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云南省大姚县石羊镇,仿佛步入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望无际的桑园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农民来回穿梭在桑园地里,为桑田灌溉、施肥,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大姚县大力发展蚕桑产业,通过采取“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蚕桑产业已成为该县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产业支撑。
蚕桑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大姚县纪委监委强有力的监督保障。
此前,大姚县纪委监委在石羊镇开展“蹲点式”调研监督时,有桑农反映部分桑园因受到霜冻灾害的影响,桑叶生长缓慢,群众十分焦急。该县纪委监委通过深入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了解后,及时督促石羊镇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提高受冻害桑园桑叶产量和质量。
“大哥,今年桑苗长势好吗?有没有技术人员下来指导?”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采取“室组地”联动、“蹲点式”调研等监督方式,紧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深入乡镇、县农业农村局等开展监督检查,着力查找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问题。督促乡镇和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强化蚕桑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规范蚕茧收购市场,促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蚕农增收。
在该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该县引进2家茧丝绸龙头企业,不仅稳定蚕茧市场收购价格,还带动乡村旅游兴起,游客可以亲身体验采桑、喂蚕的乐趣,了解丝绸制作的全过程。如今,该县已形成集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以及相关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不仅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该县熠熠生辉的“金色名片”。
据悉,2024年,全县桑园种植面积达8.9万亩,养蚕农户8098户,产茧2802吨。2025年计划饲养蚕种7万张,生产鲜茧3000吨,生产销售白厂丝90吨,丝绸面料75万平方米,实现蚕桑综合产值2.7亿元以上。
下一步,该县纪委监委将紧盯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精准监督、跟进监督,以有力的监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织就一条乡村振兴新“丝路”。
消息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