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先进技术推广运用、科技人才引育,扎实推动蚕桑茧丝绸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1)精准打造创新平台矩阵。通过政府牵头搭台、校(企)地合作方式,聚力打蚕桑茧丝绸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整体跃升。目前,已与省丝绸院、省蚕研所、西南大学等3家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成蚕桑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四川省高端人才产业园”、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省级创新平台6个。
(2)大力提升成果转化效能。聚焦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引推先进技术成果,助推蚕桑茧丝绸产业加速向“新”求“质”。目前,已建成全国领先的“智慧蚕桑”信息云平台和智能化收烘站13个,形成“秋华”雄蚕、“云桑2号”“6215”桑园套作技术等自主技术成果、知识产权98项。宁南县6A级生丝优级品率达到70%,占据国内高端市场60%份额,并成为“路易威登”“爱马仕”等世界名牌丝绸原料首选。
(3)广泛汇聚科技创新英才。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统筹运用技术入股、人才招引、科技项目合作等方式,持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智力支撑。宁南县允许专家人才按照最高20%的项目股份占比进行技术入股,牵头实施“蚕桑产业科技应用试验中心建设”等项目,研发桑叶茶、冬桑凉茶、桑葚膏等产品30余个,产业链持续加粗拉长。高规格组建蚕桑产业发展创新联盟,集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130余名,每年提供科研经费支持,奋力打造全省一流的蚕桑茧丝绸产业创新研发人才团队。
消息来源:凉山州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