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会员中心 行业资讯 行业统计 高档丝绸标志 团体标准 党建专栏 活动专题 联系方式
行业资讯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中国丝绸协会领导
唐琳.jpg   唐琳
中国丝绸协会会长、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派驻董事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以下副会长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马挺春2.jpg   马挺春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品德-19630524.jpg   马品德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董事长
王正喜.jpg   王正喜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丝绸协会会长
王春花.jpg   王春花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晓辉.jpg   王晓辉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文.jpg   叶文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杭州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杭州经纬天地创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立.png   朱立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文全.jpg   刘文全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关天计.jpg   关天计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山丝绸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安霞.jpg   安霞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欣.jpg   李欣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丝绸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晓莹.jpg   李晓莹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杨伟—苏州丝绸行业协会会长、江苏省丝绸行业协会副会长.jpg   杨伟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苏州市丝绸进出口公司董事长
吴金良.jpg   吴金良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朗瑞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吴金苗.jpg   吴金苗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安徽联丰制丝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安徽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吴建 华.jpg   吴建华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克勤.jpg   张克勤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教授,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张国强.jpg   张国强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金珍 (2).jpg   张金珍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陈鲁.jpg   陈鲁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邵燕芬.jpg   邵燕芬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林平.jpg   林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金耀.jpg   金耀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文峰.jpg   周文峰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嘉欣丝绸 周国建.JPG   周国建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兴海.png   赵兴海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辽宁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祝正献.jpg   祝正献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保山凯喜雅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丝绸之路凌兰芳照片(2寸).jpg   凌兰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屠红燕2寸照.jpg   屠红燕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明.jpg   程明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332117366534750620 (1).jpg   储呈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赖以军.jpg   赖以军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西农投桂合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中国丝绸协会新闻发言人】
钱有清.jpg   钱有清
中国丝绸协会党支部书记、监事长
 
 
 
 
所在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如何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万事利的坚守与突破
  丝绸,从千年驼铃的环佩叮当中走来,从唐诗宋词的古雅风韵中走来,充满古老东方的华美与神秘。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对于杭州丝绸企业万事利来说,是初衷,也是不懈追求。
  北京奥运会“青花瓷”颁奖礼服、G20杭州峰会丝绸国礼、杭州亚运会真丝奖牌绶带……万事利在世界舞台一次次亮相,助力让中国丝绸成为典雅和时尚的象征。在坚守中突破,在求索中成长,万事利这样一路走来。

  “创新是我们的基因”
  走进杭州市上城区的万事利科创中心,可以看到一楼大厅里立着一台方方正正的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消费者在前端AIGC大模型里完成个性化丝巾的设计,最快仅需半小时,原本投入的一块白色坯布,便能化为一方印花精美的丝巾面料。


4月24日,游客(左)在杭州万事利科创中心体验人工智能丝巾设计。新华社发

  “一台机器就是一个印染工厂”,万事利这项创新让“印染厂开进门店或者写字楼”成为可能。但是行业的创新,从来都是不易的——
  “到底能不能让纺织印染告别污染?”“能不能让活性染料和面料纤维达到接近百分百的结合?”“10多道印染工序能合到一台机器吗?”……
  项目牵头人、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廷方回忆,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的研发已推进数年,但作为最核心的关键指标——染料附着率一直卡在95%左右。不少团队核心成员曾自我怀疑过。
  马廷方坦言,行业平均的染料附着率仅为60%多,项目团队想要达到接近100%,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提升这5%的染料附着率,他们尝试了上万次的配方调整。“因为染料在染布后达不到‘净水’的标准,就不能再重复使用,更不用说后续能研发成功没有污水排放的一体机了。”马廷方说。
  行业的创新,充满未知数。前行的道路,唯有坚持。
  一次不行,就试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就试第三次……“这台机器的研发,耗时长达十年、投入近百人的研究力量、历经上万次实验。”马廷方回想起许多个夜晚和团队加班,仍然历历在目。
  “现在想想当时设立这个项目,胆子真大。”团队技术负责人徐兆梅说,“因为此前,国外的机器也做不到如此。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最后一版本的配方处理过的染液,随着搅拌棒不断搅动,水变清了……“真的成功了!”徐兆梅回忆那一刻仍难掩激动,“有了这项核心技术,通过我们自研的工程设计方案,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终于做成了。”
  “2023年,这款机器投入生产。”马廷方说,这次行业技术的突破,不仅让千年传承的丝绸技艺彻底甩掉污染的帽子,让“印染”和“污染”两个词彻底脱了钩,也给整个纺织业的印染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除了印染丝绸,还可应用于棉、麻、毛等全纺织面料的印染生产。
  “从来没有因为暂时的挫折怀疑或者想放弃,因为创新从来就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说,无论是她的母亲、集团创始人沈爱琴,还是她自己,她们始终认为用污染环境换发展的方式不可持续,两代人一直勇于创新,把万事利引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丝绸,从来不是过时的产业,而是活力无限的经典产业。”屠红燕说,“丝绸能够历经千年仍不衰,是一代代丝绸人在关键节点不断传承和突破。对万事利来说也是如此,发展不能故步自封,而应不断突破舒适区。”

  “传承,必须坚持文化赋能”
  今年2月举行的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上,“一抹红”吸引了大家目光。这款名为“瑞雪报捷”颁奖礼服的面料正是出自万事利,设计构思以冰雪文化元素与国旗红色调为主,丝绸和冰雪韵味互为表里、相互融合。
  从古老的印花工具到精美的丝绸服饰,从传统的织造技艺到现代的数码印花……在万事利科创中心丝绸艺术展示馆,一件件展品,诉说着中国丝绸的辉煌与传承。
  展厅里的一袭白底蓝色花纹的旗袍式长裙淡雅素净,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青花瓷”颁奖礼服。
  “这件衣服需要经过125套程序,采用的刺绣技法,细腻到完全看不到一个针脚。”屠红燕的丈夫、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说,“当年,为了寻找掌握这门技法的绣娘,我们的员工在浙江、江苏等地的绣乡挨家挨户拜访,最终组建起了一支80多位顶尖绣娘的‘奥运刺绣团队’。”
  “古代的绣法,现如今很多都濒临失传。”李建华指着展品说,万事利这些年来不断推动与宋锦、苏绣、云锦、缂丝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展丝绸的文化艺术、商业价值。
  如果说“青花瓷”礼服是踏遍千山万水的寻觅,那“雀金裘”就是“无中生有”的挖掘。“金翠辉煌,碧彩闪灼”的“雀金裘”是《红楼梦》中贾母赠给贾宝玉的一件大氅,却也只存在于书中。
  经过潜心研究,按照书中的记载,以黄金制成“轻如蝉翼”的金箔片,再切割成微米级的金丝线,加入孔雀的羽毛捻线,织出锦缎罗纱,终于让它从书中“走”了出来。
  “‘雀金裘’承载的是中国人对于‘锦衣华服’的想象,是我国古代丝绸工艺臻于化境的代表,也是这个原因,促使我一直在研究、在尝试。”李建华说。
  在他看来,丝绸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一张名片。传统工艺里,有勤劳,有智慧,更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丝绸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管在历史的什么时期,丝绸都在满足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如今,追求更环保、更好用、更高质量,是丝绸产业的蜕变升级,也是对中华文化理念一以贯之的传播与表达。
  为了让丝绸的花纹表达更加丰富,万事利走访了世界各地的丝绸工厂、展览馆,搜集了全球上万种花型,博采众长。
  “我们始终坚持文化赋能,信念就是做最好的产品。”屠红燕说,万事利多年来科研投入占销售额6%以上,组建AIGC实验室自主研发AIGC设计大模型,建立超过70万个花型数据库。跨界故宫文化、西泠印社等IP开发的文创产品,成功“种草”年轻消费者。

  “让万事利走向全世界”
  在杭州市钱塘区万事利丝绸工业园区里,一台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正进行封装,这台设备将漂洋过海,“落户”到法国巴黎的工厂里。
  “40多年之前,我们学习西方国家的技术,引进西方国家的设备到中国生产。现在我们也有值得他们学习的产品和技术。”李建华说,如今这些设备正在销往西班牙、意大利、泰国等。
  万事利深知,一家本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如若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品牌影响力,很难在海外市场站稳跟脚。
  几年前的一次经历让屠红燕至今记忆犹新。她说,之前万事利跟某国际品牌战略合作,运用万事利自主研发的双面数码印花技术生产的丝巾,印着双方的Logo,售价高达4500元,而用同样技术生产却只有万事利Logo的丝巾,卖1500元已是高价。


4月24日,工人在万事利双面数码印花工厂作业。新华社发

  “3000元的差距在哪里?我认为在品牌附加值,但首先,我们要让世界看见。”屠红燕说。
  依靠灵敏的商业嗅觉,屠红燕认为国际赛事是万事利的重大机遇。以文化创意和产品服务脱颖而出,万事利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6年G20杭州峰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等,为多个国际场合提供丝绸礼服、丝绸文创纪念品等定制服务,在世界舞台上展示着中国丝绸之美。
  2022年杭州亚运会上,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块记录着她“追梦时刻”的万事利定制丝巾,让她欣喜地翘起大拇指表示感谢。
  为了打造品牌,曾经“为人作嫁衣”的万事利多年前就在欧洲寻求合作,但过程却曲折、艰辛。对方一听是中国企业,连面都不见,他们觉得中国人创新力不足,制造的都是廉价品。
  为了扭转这一印象,万事利策划了一场“杭州丝绸之旅”,邀请法国百年丝绸品牌企业主来杭州参观,了解万事利的技术、产品、理念。此前从没踏足过中国的企业主,因为一场杭州之行,彻底改变了对中国丝绸的观感。
  “没想到中国有这么多精美的丝绸产品,和中国相比,法国的一些产品已经落后了。”这位企业主主动提出和万事利合作,希望自己的品牌可以到中国来,也让中国的民族品牌通过它的设计和制造走向世界。
  后来,万事利与这家法国百年丝绸企业实现合作,并聘请前爱马仕高管加盟,将国际化管理思路带入企业。
  如今的万事利,不仅有丝巾和服饰,还设计了大量融合中国文化元素的丝绸产品,并借助艺术品、墙纸、窗帘、桌椅等载体,打造出各种丝绸应用新场景。


4月24日在万事利科创中心拍摄的丝绸艺术家装场景。新华社发

  在屠红燕心中,丝绸不再只是一种面料,它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她指着万事利的商标说,两个W通过丝带连接到一起,第一个W是万事利拼音的首字母,第二个W就是英文单词“世界”的首字母。“万事利,从来都向往着世界。”

  消息来源:新华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9号中服大厦 邮政编码:100020
电 话:0010-65839154、65839153
网 址:HTTP://WWW.SILK-E.ORG.CN 电子信箱:zgscxh886@sohu.com
京ICP备13009036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28号
2001-2022 Silk-e.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 by Development & Technolo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