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之约,传承启新。1月11日,由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丝绸》杂志社主办;万事利丝绸承办;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协办的首届锦绣大会在杭州举行。来自文化领域和丝绸行业的近200位嘉宾、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丝绸文化传承创新之路。
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杭州市原市长张鸿铭,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原浙江省台办主任裘小玲,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胡坚,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戴言等出席会议。
嘉宾致辞
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杭州市原市长张鸿铭致辞
他表示,丝绸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交流合作。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纽带。弘扬丝绸文化,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开拓。今日的锦绣大会,是一场继往开来、群英荟萃、创新展望的盛会,它不仅是弘扬丝绸文化的桥梁,更是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汇聚,文化与科技相辅相成,艺术与产业相互促进,这种跨界的合作与交流,必将为丝绸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他表示,大会取得的成果工作必将促进丝绸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创新。最后他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会长、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致辞
她首先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她感慨地说,此次意义非凡的大会,对于丝绸人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她首先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她感慨地说,这次大会首次聚集了高端智库、非遗大师、科学家、企业家等各领域嘉宾,对于中国丝绸未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正是在座各位前辈们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与传承,才让丝绸这张金名片在新时代依然光彩夺目。
屠董表示,万事利50年专注丝绸历史经典的传承创新,用文化、艺术、时尚、科技不断赋予丝绸新的时代活力。她回忆起前不久在央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节目上被要求说出丝绸行业发展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了 “5000+AI”。5000,代表地是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丝绸文明,AI代表地就是最前沿的数字科技,所以如何守正创新,是当代丝绸人的必答题。万事利积极主动拥抱科技变革,不断探索将 AI 等新兴技术融入丝绸产业的各个环节,自主研发的花型设计大模型、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等都已成为全行业的新质生产力代表,加速推动传统丝绸向新兴产业迈进!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浙江调研期间,高度肯定了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创新发展成就!”会上,屠董还分享了去年12 月 20 日,她作为唯一历史经典产业代表,向李强总理面对面汇报万事利丝绸发展情况的经历。屠董表示,李强总理一直关心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传承创新发展,这也激励我们丝绸人一定要主动拥抱新科技、新模式,不断拓展丝绸的市场新空间。
“2025年,万事利集团迎来5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也已整装待发,开启全新的发展征程。”屠董表示,作为丝绸行业领军企业,万事利将坚定地把企业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以“做强实体经济、坚守丝绸主业,打造百年品牌”作为企业战略目标,与全行业共享创新红利,共同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最后,屠董再次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万事利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她期待与更多的行业精英开展多领域的开放合作,尤其是在总理强调企业要与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的指引下,能够与众多院士、专家、教授等携手共创更多新兴产业。她呼吁所有丝绸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让丝绸这张中国文化金名片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4年度丝绸领域十大文化事件发布
2024年,丝绸文化活动精彩纷呈;2024年,丝绸文化事件影响深远。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胡坚与大家共同揭晓“丝绸领域年度十大文化事件”,致敬这一年的卓越成就与精彩篇章!
主旨演讲
《丝绸的未来》
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咨询委员会委员 胡 坚
丝绸这一古老产业的未来之路究竟在何方?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胡坚率先引入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阐述。他指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拥有三个重要的新引擎:互联网、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以及美好生活相关领域。以此作为切入点,胡坚以 “丝绸的未来” 为核心主题,展开了深入且全面的剖析。
他深入剖析了丝绸在塑造美好生活、时尚表达、文化内涵、医疗大健康、宠物经济、银发经济等等多个领域所蕴藏的巨大发展机遇。
他表示,如今的丝绸产业已步入 “凤凰涅槃” 的关键时期。从传统的单一产业模式,向宽领域、深渗透、强应用的综合性产业转变,是其必然的发展方向。未来,丝绸产业的发展重点在于极大地拓展产业与应用领域,这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更为丝绸这一历史经典产业再次焕发生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思路。
《AI时代的丝绸文化企业变革》
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会长 万事利丝绸董事长 李建华
他从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出发,以 “AI 时代的丝绸文化企业变革” 为主题,分享了万事利丝绸秉持 “创新引领,文化驱动” 的核心理念,将数字化手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以 AI 技术为依托,全面革新设计、生产、营销等全流程,让古老的丝绸文化艺术在 AI 时代焕发出耀眼的光彩。这不仅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更为整个传统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独具特色的 “万事利方案”,引领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迈进。
2024年度丝绸领域十大科技成果
2024年,丝绸科技创新再次引领丝绸行业迈向新高峰, 每一项成果都闪耀着智慧与汗水、彰显着创新与匠心,为丝绸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原院长陈国强与大家共同揭晓“丝绸领域年度十大科技成果”!
主旨演讲
《丝绸文化研究中成长起来的生命科学的新理论》
苏州大学原副校长 白伦
白校长对近两年来在英国伦敦科学检索出版社出版的两本生命科学专业著作进行了分享。
其中,《生命中的生命力 - 能系统 —— 解锁生命秘密的基础》围绕生物学基本问题以及生命科学中衰老机制、寿命预期等难题展开,直面近百年来 300 多种理论都未能解决的老化问题挑战,提出了全新的生命能系统原理理论。
另一本《人体中微循环系统中的代谢性调节机制》,关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神秘的端末微循环系统。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微循环毛细血管各有差异,却都依赖该系统精准调节实现物质获取与新陈代谢。
这两本著作不仅在生命科学领域贡献了新理论,其研究与丝绸研究的奇妙关联,更为丝绸文化研究内涵的拓展提供了独特视角与思路,为大会带来了富有价值的学术分享 。
其中,白校长分享第一本书的书的前半部分聚焦动物大小及生长期长短的基因调控路径,针对动物体型大小控制这一长期未解的科学谜题,从细胞生灭行为特性探究细胞数量与动物体型大小调控的关系时,源于茧丝纤度曲线与人一生中生命力变化相似的奇妙发现。他早在四十年前的学生时代便开始思考,实在让大家赞叹和学习。
《华夏服韵与衣文明构建》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 崔荣荣
崔院长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敏锐的行业洞察力,从独特的学术观点出发,以 “中华服韵与构建衣文明” 为主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讲。
他首先深入剖析了中华民族服饰艺韵,领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紧接着聚焦于国潮文化时尚设计;最后探讨了中华衣文明的构建这一命题,提出建构中华时尚学、引领数智新思潮。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让人们对丝绸与服饰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与信心。
2024年度丝绸领域十大出版著作发布
这一年,丝绸行业书香盈袖,出版了众多兼具学术价值与文化魅力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涵盖文化研究、艺术鉴赏、科普教育、民族服饰调研以及丝绸之路的深度探索。中国纺织出版社总编辑孔会云与大家共同揭晓“丝绸领域年度十大出版著作”,回顾这一年来思想与文字交织的璀璨篇章、
圆桌论坛
《当代锦绣:非遗技艺的数字化突围与艺术重生》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如何让锦绣绽放璀璨光芒,让丝绸文化的力量得以延续和弘扬?这一时代命题成为了众多学者和专家深入探讨的焦点。
在“当代锦绣:非遗技艺的数字化突围与艺术重生”论坛上,浙江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现代织锦创立人李加林,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张康,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品设计所主任周赳,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委会秘书长沈蓓展开跨界对话。他们从丝织技艺传承、AI技术应用、色彩升级、东西方文化元素融合等多维角度,探讨展望传统丝织技艺的丝织技艺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续写丝绸文化的辉煌篇章。
《49克的执着:破解千年前的丝绸密码》
如果说“锦绣”是最好的丝绸,那么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的“素纱襌衣”,代表着世界上最轻薄、制作工艺难度极高的丝绸巅峰之作。“素纱襌衣”以其精湛的丝织技艺,薄如蝉翼的超轻特质,领、袖缘的多重复杂提花纹样,仅重49克的重量轰动和征服了世界,而复刻这件绝世珍品,成为了无数丝绸人不懈追求的梦想。
在真品素纱襌衣问世近40年以后,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会长、万事利丝绸董事长李建华联合万事利丝绸原总工程师、素纱襌衣项目负责人许鼎龙、非遗南京云锦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戴健、天鹅绒织造技艺大师戴春明三位大师,经过8年努力,仿制了全球唯一的“素纱襌衣”。
在以 “49 克的执着:破解千年前的丝绸密码” 为主题的论坛上,几位亲历者揭秘了 “素纱襌衣” 仿制背后的故事,他们分享了在这一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所克服的重重困难,以及对传统丝绸工艺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这不仅为丝绸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复原提供了珍贵的借鉴范例,更为后世丝绸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实践指引。
《丝绸科技与产业变革:畅想锦绣新未来》
在“丝绸科技与产业变革:畅想锦绣新未来”论坛环节,浙江省丝绸协会会长吴金根,杭州东方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费建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计量与评价部主任杨立英,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朱良均等专家,就丝绸产业面临挑战与前景、数据分析应用、产学研融合落地、产业链协同与文化引领、丝绸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关键命题贡献智慧与经验,全面且深入把脉了丝绸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丝绸产业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4年度丝绸领域十大研究论文发布
这一年,丝绸学术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在国内外顶尖期刊上发表了一批具有代表性、重要影响力的研究论文,展现了丝绸产业在科学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活力。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丝绸》杂志社长李启正与大家共同揭晓“丝绸领域年度十大研究论文”,感受学术智慧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与推动。
聘任仪式
大会还举行了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丝绸文化传播大使”聘任仪式,以更好促进丝绸文化传播广泛性。
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奚三彩、杭州东方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费建明、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罗华庆、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教授祝成炎、中国纺织出版社总编辑孔会云、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中国丝绸档案馆馆长谢静、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授陈改玲、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信息总监陈燕、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丝绸》杂志社社长李启正等受聘为丝绸文化传播大使。
同时,会上举行了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杭州东方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理事长周文峰,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杭州纺织机械集团董事长叶文,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丝绸协会会长吴金良,陕西省蚕桑丝绸行业协会会长方明,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副会长卢受坤,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张康,壮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谭湘光,蜀锦非遗传承人杨长跃,南京云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戴健,天鹅绒织造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戴春明,苏绣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苏州缂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华惠英等受聘为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金蚕奖颁奖仪式
金蚕熠熠,丝缕其章,锦绣之会,功绩昭彰。锦绣大会的另外一个重头戏,就是首次设立的“金蚕奖”,旨在致敬在技艺传承、科技创新、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等领域辛勤耕耘一生的杰出工作者。
原浙江省轻工业厅副厅长钱同源,苏州丝绸博物馆创始人、非遗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原所长李奕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杭绣代表性传承人陈水琴,苏州大学原副校长白伦五位业界泰斗荣获该奖项。
发布《锦绣宣言》
最后,会上发布了《锦绣宣言》:吾辈愿携手共进,承袭蚕桑传统,融汇科技创新,续写丝路新篇,共铸锦绣辉煌!
消息来源: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