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会员中心 行业资讯 行业统计 高档丝绸标志 团体标准 党建专栏 活动专题 联系方式
行业资讯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中国丝绸协会领导
唐琳.jpg   唐琳
中国丝绸协会会长、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派驻董事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以下副会长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马挺春2.jpg   马挺春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品德-19630524.jpg   马品德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董事长
王正喜.jpg   王正喜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丝绸协会会长
王春花.jpg   王春花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晓辉.jpg   王晓辉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文.jpg   叶文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杭州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杭州经纬天地创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立.png   朱立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文全.jpg   刘文全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关天计.jpg   关天计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山丝绸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安霞.jpg   安霞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欣.jpg   李欣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丝绸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晓莹.jpg   李晓莹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杨伟—苏州丝绸行业协会会长、江苏省丝绸行业协会副会长.jpg   杨伟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苏州市丝绸进出口公司董事长
吴金良.jpg   吴金良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朗瑞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吴金苗.jpg   吴金苗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安徽联丰制丝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安徽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吴建 华.jpg   吴建华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克勤.jpg   张克勤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教授,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张国强.jpg   张国强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金珍 (2).jpg   张金珍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陈鲁.jpg   陈鲁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邵燕芬.jpg   邵燕芬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林平.jpg   林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金耀.jpg   金耀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文峰.jpg   周文峰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嘉欣丝绸 周国建.JPG   周国建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兴海.png   赵兴海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辽宁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祝正献.jpg   祝正献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保山凯喜雅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丝绸之路凌兰芳照片(2寸).jpg   凌兰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屠红燕2寸照.jpg   屠红燕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明.jpg   程明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332117366534750620 (1).jpg   储呈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赖以军.jpg   赖以军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西农投桂合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中国丝绸协会新闻发言人】
钱有清.jpg   钱有清
中国丝绸协会党支部书记、监事长
 
 
 
 
所在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广西忻城县吹响桑蚕产业“三部曲” 拓宽农民增收“忻丝路”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是“广西桑蚕发展十佳县”,享有“桑蚕之乡”的美誉。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忻城县一直将投入少、见效快、群众基础好的桑蚕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并探索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打造产业集群、完善联农机制等举措,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科技创新赋能,奏好绿色种养“主题曲”
  一是打造标准化示范桑园。以建设标准化桑园为切入点,在安东、红渡、古蓬等桑蚕产业重点乡镇建成示范桑园1250亩,改良试种桑树品种超20个,创新运用现代化智慧水肥一体化现代农业灌溉系统和智慧喷药系统绿色防控体系,实现灌溉与气象、土壤条件相融合以及桑树病虫害等有效防护。实施全县万亩标准化桑园改良,先后推进12个村现代桑园创建,引进“桂桑5号”、“桂桑6号”和“粤桑120号”等桑树品种,亩桑年产叶量提高10%以上,亩桑年鲜茧单产提高14千克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二是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利用自治区扶持资金200万元在红渡镇实施绿色防控项目,通过安装虫情测报仪、诱捕器、释放螟黄赤眼蜂等举措提升绿色防控水平,实现桑叶品质、产量双提升。三是采用智慧系统提供远程技术指导。在安东乡桑蚕全产业链园区和红渡镇六纳基地,采用“智慧蚕房管家”系统,实时监测蚕房环境,实现云端养蚕。技术人员可通过系统视频巡查数千户蚕农养蚕情况,每批次养蚕周期结束后可生成数据分析报告,蚕农可享受到便利的远程服务和精准的技术指导。

  打造产业集群,奏好提质增效“进行曲”
  一是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先后引进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恒业丝绸公司,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瑞龙丝绸、好运来丝绸等5家茧丝加工企业。目前,忻城县建有56组生产线,产白厂丝1500多吨,5家缫丝企业解决1573人的就业问题;全县注册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家庭农场3家。二是打造产业集群效应。依托粤桂协作帮扶机制,通过推动“湾企入桂”引进深圳同益新中控实业有限公司,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建茧丝绸产业园,建设育蚕养蚕车间、蚕茧收烘仓库、加工工厂和综合服务中心等,推动产业集群从种苗、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到印染加工、服装成衣、副产品综合利用发展,形成“种、养、研、产、供、销、配”全链条发展新格局,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茧丝绸全产业链园区。三是依托企业带动技术提质增效。探索人工饲料育蚕新模式,以家蚕人工饲料培育作为桑蚕产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推动桑蚕产业提质增效。多批次开展小蚕人工饲料育蚕及全龄人工饲料育蚕工厂化试验示范探索,在红渡镇晓玲小蚕共育基地、安东乡桑蚕基地累计推广小蚕人工饲料育蚕1450张。饲料育小蚕总发病率降低5.25个百分点,每标准张种产茧量提高7.8个百分点。

  完善联结机制,奏好联农带农“协奏曲”
  积极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之间多种合作共赢模式,以园区、基地为平台将村集体、农户有效联结到产业链各环节上,实现全链条全领域联农带农。一是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组织发动优势、龙头企业加工销售优势,鼓励引导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的农户将土地委托村集体管理,开展标准化示范桑园建设,推进产业规模化连片发展,有效盘活土地580多亩,受益群众280多户,通过租金收益户年均增收1200元。整合粤桂帮扶资金、中央衔接资金等,以村集体为单位入股企业,通过帮扶资金年化收益分红,带动60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受益脱贫人口4万多人。二是发展订单农业,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活力。深圳同益新公司与合作社、农户签订长期购销合同,对蚕茧、桑叶实行“保底价+市场价上浮”保护价收购,大大提升农户种养积极性,带动12个村6000多户农户年收入稳定在3—4万元,增收6750元以上。三是强化服务对接,持续扩大就业覆盖面。以茧丝绸产业园为平台开展务工招聘、上岗培训和就业跟踪,打造帮扶车间,促进就近就业。目前园区吸纳劳动力591人次,并通过桑园改良、项目建设等途径帮助1000多人实现灵活就业。园区项目达产后,将增加直接就业岗位3000个,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消息来源:忻城县农业农村局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9号中服大厦 邮政编码:100020
电 话:0010-65839154、65839153
网 址:HTTP://WWW.SILK-E.ORG.CN 电子信箱:zgscxh886@sohu.com
京ICP备13009036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28号
2001-2022 Silk-e.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 by Development & Technolo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