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会员中心 行业资讯 行业统计 高档丝绸标志 团体标准 党建专栏 活动专题 联系方式
行业资讯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中国丝绸协会领导
唐琳.jpg   唐琳
中国丝绸协会会长、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派驻董事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以下副会长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马挺春2.jpg   马挺春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品德-19630524.jpg   马品德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董事长
王正喜.jpg   王正喜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丝绸协会会长
王春花.jpg   王春花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晓辉.jpg   王晓辉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文.jpg   叶文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杭州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杭州经纬天地创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立.png   朱立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文全.jpg   刘文全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关天计.jpg   关天计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山丝绸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安霞.jpg   安霞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欣.jpg   李欣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丝绸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晓莹.jpg   李晓莹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杨伟—苏州丝绸行业协会会长、江苏省丝绸行业协会副会长.jpg   杨伟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苏州市丝绸进出口公司董事长
吴金良.jpg   吴金良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朗瑞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吴金苗.jpg   吴金苗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安徽联丰制丝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安徽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吴建 华.jpg   吴建华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克勤.jpg   张克勤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教授,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张国强.jpg   张国强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金珍 (2).jpg   张金珍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陈鲁.jpg   陈鲁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邵燕芬.jpg   邵燕芬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林平.jpg   林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金耀.jpg   金耀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文峰.jpg   周文峰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嘉欣丝绸 周国建.JPG   周国建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兴海.png   赵兴海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辽宁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
祝正献.jpg   祝正献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保山凯喜雅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丝绸之路凌兰芳照片(2寸).jpg   凌兰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屠红燕2寸照.jpg   屠红燕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明.jpg   程明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332117366534750620 (1).jpg   储呈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赖以军.jpg   赖以军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西农投桂合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
QQ截图20180411135155.jpg   【中国丝绸协会新闻发言人】
钱有清.jpg   钱有清
中国丝绸协会党支部书记、监事长
 
 
 
 
所在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浙江嵊州:全龄工业化养蚕 走出“无废”新“丝”路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嵊州不仅是全国闻名的蚕桑之乡,其发展蚕丝深加工相关产业也已经有了30多年的历史,蚕茧产量占到浙江三分之一,真丝领带产量占到全国九成以上,但传统养蚕业养殖分散、污染分散的特点,导致产生的废弃物无法集中处理,存在环境污染风险。嵊州市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科学养蚕模式,结合蚕丝上下游产业实际,推动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实现全球首次突破。通过“统一饲养、统一收集、统一发酵”,实现从饲料到蚕砂全生命周期的废弃物零排放。通过“无废”+养蚕的模式,实现养蚕行业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

  源头减量,实现养蚕全程无废
  工厂化养蚕是以现代农业科技理念为核心的新型养蚕模式,嵊州市通过工厂化养蚕创建了一套高效率、低成本、一体化的现代茧丝生产新技术体系,系统集成了品种、饲料、生产工艺、防病体系、环境控制、人工智能等多项创新技术,打破传统养蚕季节性特点,实现365天,天天可养蚕,天天可收茧。和传统养蚕相比,企业采用豆腐渣、玉米粉、桑粉、复合维生素等,通过特殊配比制成的保密配方饲料替代桑叶,生产车间代替养蚕室,以自动化养蚕装备代替蚕具,基本消除了传统养蚕过程中产生的桑叶碎屑、破旧蚕匾、蚕架等废弃物,同时通过饲料配比的调整,有效减少蚕砂中的杂质,提升蚕砂可利用水平。


  过程控制,实现蚕丝优质高端
  在嵊州市无废办的指导宣传下,相关企业结合“无废工厂”的理念,将工业化思维运用于农业化经营,开创出一套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常年化、工厂化、可复制的现代化养蚕新模式。
  通过工厂化养蚕将传统养蚕工艺放置在全封闭、恒温恒湿、配备搬运机器人的智能生产车间进行,将蚕卵放在无菌恒温环境里,以喂食人工饲料完成生长周期,不再需要新鲜桑叶,彻底摆脱了传统养蚕对季节、气候的依赖,带来更高生产效率、更稳定的蚕茧质量,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蚕丝质量达到国家标准5A乃至6A的最高等级,相比传统养蚕产业3A的品质有很大提升。

高品质蚕茧

  高品质的蚕丝供应嵊州市领带、丝绸等下游蚕丝深加工企业,不仅可以有效提供产品质量,同时也减少下游企业废品率和劣质产品比例,间接减少下游相关产业链固体废物产生量,推动嵊州市蚕丝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嵊州通过推广“小蚕工厂”模式,将工厂化养蚕与传统养蚕业相衔接,将在工厂里培育到4龄蚕的第二天,提供给农户饲养到5龄蚕,降低农户饲养风险,为农户增收保驾护航,带动农户共同富裕,该模式获得第七届浙江农民创富大赛银奖。

  变废为宝,实现蚕砂全量利用
  “变废为宝”的“无废”理念在嵊州市养蚕模式的变更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工厂化养蚕整个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就是蚕砂,嵊州市通过集中的收集,统一发酵,做成有机含量70%的高质量有机肥进行再利用,实现绿色生产。嵊州市是农业大市,经济作物品种多,种植面积大,工业化养蚕企业产生的有机肥经检测有机质含量高,营养元素全,且pH值在5-6之间,不仅可以给作物提供养分,同时也可以改良土壤,对盐碱地改良效果明显。目前该行业产生的有机肥十分畅销,可应用于本地的香榧、茭白、荸荠、甘蔗等种植,可明显改善作物品质。通过蚕砂统一发酵后作为有机肥出售,当地工厂化养蚕企业可额外获得经济效益1千万-2千万元。

蚕砂有机肥

  消息来源:浙江生态环境公众号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9号中服大厦 邮政编码:100020
电 话:0010-65839154、65839153
网 址:HTTP://WWW.SILK-E.ORG.CN 电子信箱:zgscxh886@sohu.com
京ICP备13009036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28号
2001-2022 Silk-e.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 by Development & Technolo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