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丝绸工业的活化石。
这里是张澜先生探索教育兴川、实业救国的实践之地。
这里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艰辛发展的历史见证。
这里更是“中国丝绸之都”“世界丝绸源点”各种美誉的最佳注解之地。
翻开南充千年历史,丝绸文化定是其中绚丽的篇章。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丝绸不断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样貌也随着时代不断变化,释放出新的活力。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六合丝博园凭借其传统手工技艺,让丝绸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大展风采。
1912年,张澜先生在这里创办了亚洲最大丝厂。历经百年奋斗,从兴隆丝厂、六合丝厂、同六丝厂、第二制丝厂、四川省南充嘉丽华丝绸集团公司到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先后经历十一次更名,才发展成为集丝绸生产、工业旅游、文化创意、品牌营运为一体的大型丝绸企业。如今,六合集团通过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打造六合丝博园,开启新的百年征程。
穿越古今:一粒蚕茧,造就千年丝绢锦帛、绫罗绸缎
千年绸都,百年六合,丝绸源点,新城嘉立。
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南充自古以来就和丝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所有故事的起点,都来自这一粒“蚕茧”,一粒“蚕茧”能抽丝的长度是700-1300米,平均值1000米。因为有了这一粒“蚕茧”,才有了中国文化中铺陈五千年的丝绢锦帛、绫罗绸缎。
在上古时代,蚕丝始祖嫘祖在嘉陵江畔诞生,繁衍了博大精深的蚕桑丝绸文化。其发展历史发端于远古,兴起于秦汉,徘徊于晋隋。据《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西周时期,南充丝织品就已成贡品。第一次兴盛于唐宋时期,第二次兴盛于民国时期,鼎盛于20世纪80年代。
1912年,张澜先生在高坪的都京创办了曾是亚洲最大的缫丝企业——六合丝厂,在张澜先生南充“只有蚕丝业可望发达”的思想影响下,南充茧丝绸生产出现第二个兴盛时期。六合丝厂所生产的“金鹿”牌生丝于1915年获得首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90年代,南充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对丝绸业解困“东桑西移”的机遇,有序推进蚕桑百万工程,引进国内外知名丝绸企业,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推进丝绸产业转型升级,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跨入世界丝绸大舞台,实施品牌战略,推动文旅融合,谱写南充丝绸发展新篇章。让南充丝绸焕发新生,走向世界舞台。
以时间为轴,跨越千年历史长河,细说南充丝绸时代诗篇,追溯六合丝厂历史文化资源,绘就丝绸新城的未来画卷。一座都京城,一部五千年蚕桑丝绸史。南充茧丝绸在经历千百年来的跌宕起伏后,如今,它又将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升级转型:探索“研发+转化”新模式,让工业文化融入文旅之中
“南方丝绸之路”从这里发源,这里不仅是工厂,曾经更是亚洲最大的缫丝企业,作为国家级工业遗产,这里的特别之处是至今仍在持续生产,也因为它持续生产和保持活态经营,被称为中国丝绸工业的“活化石”,获批为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
为了推动丝纺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南充市政府出台“十四五”丝纺服装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振兴突围、多元融合、品牌引领”发展思路,加快培育丝纺服装产业成为引领性支柱产业,全面提速创新引领的“中国绸都”“丝路源点”建设,全面展示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时尚创意、文化旅游与现代丝纺服装共融的发展成效,推动丝纺服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按照“工业为核、文化为魂、旅游为翼”总体思路,依托世界丝绸源点和六合丝厂国家级工业遗产两大品牌,打造集“产业、文化、旅游、研学、生态”为一体的国家级特色丝绸文化小镇,采取“旅游+文创”的发展路径,按下产旅融合“快进键”,充分把工业文化融入文旅之中,引领丝绸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丝绸新城乘势崛起。
文旅和工旅的深度融合,让工业遗产释放出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六合特色鲜明的工业遗产,价值突出的工业文化,保存完好的遗产主体,已成为南充打造世界丝绸工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核心。
六合丝博园坚持市场导向、企业出题,探索“研发+转化”新机制、新模式,打通“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创新链,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自主品牌,作响公共品牌,推进标准认证。以大力发展丝绸工业旅游为切入口,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推动丝纺服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百年传承:擦亮世界级文旅IP,在传承和创新之路上绽放光彩
南充六合,百年传承。“天地人合争朝夕,百年丝路敢为先”的六合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六合人。这一段历史不仅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真实具体的写照,更是南充独特的城市记忆和文化内核。
作为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举办地,高坪区将“百年六合”作为核心引爆,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和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一节两会”为契机,持续擦亮“世界丝绸源点”文旅IP,充分挖掘丝绸产业资源优势,加快缫丝织绸主导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世界丝绸源点、中国丝绸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讲好丝绸工业文化传承保护的故事。
千年绸都焕新颜,丝路寻源正当时。本次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六合丝绸博览园将全新亮相,在唱响世界丝绸源点品牌的同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跨入世界丝绸发展大舞台,让文旅盛宴将丝绸文化得到丰富和延伸。
一座工厂的历史,一部机器的历史,几代蚕桑丝绸产业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工艺进步、技术革新、社会变革、时代鼎新的历史。历史的坐标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这里不但展示过去,同时也折射着现在与未来。
站在丝绸源点广场,站在巨大的黄桷树的浓荫之下,视线所见,可以真实地看见这百年六合的场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六合院和青砖茧房、五十年代的立缫车间、职工宿舍和食堂、八十年代的宿舍楼和职工俱乐部、九十年代的嘉丽华大厦……
一百年前,六合丝厂通过引进蒸汽锅炉,以机械动力替代人工动力,成为六合丝厂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一百年后,六合丝博园将通过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和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让“世界丝绸源点”文旅IP,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放眼未来,丝绸文化必将在传承和创新之路上绽放新的光彩。
消息来源:四川新闻网